探索姑苏的智慧教育之路
发布日期:2018-09-03 作者: 点击:
以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为抓手,构建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制定全省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
近年来,江苏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开展的引擎,强化顶层规划,深化交融立异,完善体系机制,初步探究出了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交融开展的智慧教育江苏之路。
以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和国家大数据应用江苏分中心建设为契机,探索教育治理模式。建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部署11个国家核心系统和6个省级通用系统,江苏省跨省转学、毕业结业等业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建立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学校、教师、学生的三大基础数据库和省级教育管理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实现教育数据“数出一门,数入一库”。依托教育管理门户与应用集成,逐步开展基于GIS的教育数据可视化工作。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建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分中心,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以信息化手段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多元发展。为有效缓解基础教育“择校热”“补课热”等难题,开发中小学数字化教材,推进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围绕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建设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小学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等,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解决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2017年建成23所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和64个现代化实训基地,有力支撑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开发建设了大学生智慧就业平台,累计注册学生273万名,发布岗位需求255万个。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举办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高校取得实效。